了解我國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各個朝代的服飾都不一樣。
而有些古代的服飾袖口卻異常的大,而這也恰好成了他們的「儲物袋」。
不禁令人疑惑,這麼大的袖子為何能裝東西還不掉?
看過古裝劇的人應該并不陌生,
古人的東西也就放在三個地方:「腰帶里」、「懷里」和「袖子里」。
前兩個還能理解「袖子里」是什麼原理?
為什麼古人在縫制衣服的時候不能專門留一個口袋呢。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跟衣服的材質有關,因為大多數是麻布。
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彈性,加上制衣的工序本身就非常麻煩。
所以對于口袋這種東西也不是必要的,所以基本上也就沒有口袋。
而他們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隨身攜帶的物品,
一般也都是放置在寬大的袖子里。
袖子里面的空間可以說是十分的大,基本上什麼東西也都能放下。
那麼在那個時候他們沒有手機沒有也沒有女生隨手的補妝物品,
他們到底會裝些什麼東西呢?有些物品簡直讓人意想不到。
在《紅樓夢》里薛寶釵用來裝扇子,可謂很是神奇。
不僅放在袖子里毫無發覺甚至還能正常行走,更為離譜的是還不會掉。
在《水滸傳》里戴宗隨手就揣了一封信進去。
這看起來似乎都很正常,但接下來的這一舉動簡直不敢相信。
在《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有一句話,描述的是一個人名叫朱亥。
他將高達四十斤重的大鐵錘放進了袖子里。ADVERTISEMENT
簡直讓人想都不敢想,先不說能不能放的進去。
即便就是放進去了,這麼重的重量不會把袖子撕扯爛掉嗎?
而我國的服飾又是如何發展到這種程度的。
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其中誕生了二十多個朝代。
且每個朝代又有著自己的獨特個性,不論是在文化還是在服飾上面。
多多少少都糅合了當下時代的特色,那麼古代的衣服是如何制作的呢?
古人的衣服一般都是使用棉、麻和絲等面料制作而成。
而這也僅僅只是制衣做衣服的第一步而已。
選好了合適的布料以后接下來就要進行剪裁。
然后使用手工縫合的辦法進行縫制,尤其是在縫制的時候還要格外的用心。
在當時還并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縫紉技術,只能用人工一針一針的縫合。
可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可見在古代一件成衣的產出是多麼的不易,所以在古代時有許多的職業繡娘。
要說衣服的起源是在什麼時期,那還真沒有個固定的朝代。ADVERTISEMENT
只能說是隨著朝代的發展,人們審美和當下經濟的發展演變了不同的服飾。
不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古人的思想一直都在進步。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是上衣和下衣縫合的,特點就是長衣大袖。
服裝的構造也分為交領、右衽、系帶和寬袖。
整體看上去可能會有些繁瑣,到了秦朝似乎并沒有產生多大的變化。
但是在顏色的穿著上有著不一樣的規定,
黑色主要是是達官顯貴才能穿的顏色。
在那個時候以黑為尊,在咸陽宮的遺址中可以看出。
而在漢朝時期衣服款式發生了變化,曲裾、襦裙、襖裙等服裝層出不窮。
衣著穿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后代衣著的變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大多數後來服飾的出現,多少都跟漢朝有著一些相似的地方。
而在這其中也不難發現一個問題,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有一個特點。
基本上它們的袖子都是寬大的,并且在衣服上都沒有口袋。ADVERTISEMENT
也不免令人感到好奇嗎,既然東西放在袖口里為何不會掉呢?
因為沒有口袋所以在設計衣服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細心。
我們能想到的事情,早在幾千年的時候古人就已經想到了。
他們在設計衣服的時候就會提前預留好位置。
通常都是在受能夠自由伸縮的地方進行開口,其余的地方都枝縫制起來的。
可能在影視劇上我們很少能夠看到,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古時袖口就這樣的。
而這樣做的目的也只是為了防止東西掉落而已,真正的玄機還在里面。
他們會在衣服的內側靠近手肘那里縫制一個「隱形的口袋」。
這樣一來在外面似乎我們看著是放進了口袋,實則是有個口袋。
更何況在古時服飾的袖子也有著不同的樣式,分下來可以有7種。
而其中最能夠裝東西的袖子就是琵琶袖和垂胡袖。
那麼可能也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廣袖不能放東西?
其實倒也不是說不可以,只是因為廣袖的袖口不太一樣。
如果想要當做收納的口袋也不是不可以,
這樣就可以當做是廣袖收納東西了,或者是在里面在另外縫制。
不過在古代他們一般也沒有什麼東西用得著必須要放的,
更何況像這種大袖子的服飾也只是有錢人穿,普通百姓還要干農活。
穿著也著實是不太方便的,而有錢人家身邊也會有仆人啊。
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也輪不著他們自己拿,即便是放也是一些小玩意。
基本上沒什麼重量感覺不到存在的東西,就比如信之類的。
古人裝東西的方法看上去的確是非常的智慧,但同時也并不是那麼的方便。
發展到如今已經成了衣服上的標配,不管怎麼說還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而我們也就不必為了古人去操心了,說白了我們經歷的古人也早就經歷過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