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古裝劇的可能會發現一件事,就是古人特別不容易喝醉。
武松打虎前還喝了十幾碗酒,打起老虎來照樣手拿把掐。
李白、蘇軾等文人喝起酒來也絲毫不馬虎,最少也得兩壇起步。
反觀現代人喝酒,碰上啤酒還好說,碰上白酒可能不到二兩就醉了。
那麼,為什麼古人比現代人能喝?甚至是「千杯不倒」?他們喝的酒到底有多少度?
其實,最早的酒并非是人們釀造的,而是自然界已經存在的。
相關的研究者推測,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是原始人類期間。
經常靠揀掉在地上的水果飽腹,掉在地上的水果有時候會因腐爛發酵,形成一種含有酒精的水果。
正是從那時候開始,人類才發現世界上還存在一種讓人吃完有眩暈感的酒精。
久而久之,古人們將這種發酵后所產生的液體稱之為「酒」。
到了商朝,古人們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將水果發酵成果酒的理論用到了農作物上。
自然而然的,大米就成為了較為廣泛的制酒原材料。
時至今日,大米依舊是我國釀酒業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
首先我國古時候主要喝兩種酒,一種是米酒,一種是黃酒。ADVERTISEMENT
米酒和黃酒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剛釀的,一個是以前釀的。
兩者在釀造工藝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米酒在保存一段時間后就成為了黃酒。
因此,從發酵時間的長短來看,黃酒還比米酒的度數稍微高一些。
不管是什麼酒,釀造工藝上其實是大差不差的,都是由谷物發酵而來。
一般上就是將谷物蒸熟,然后再放涼,隨后在里面加入酒曲,讓它開始發酵。
等待一段時間后,將發酵好的這些谷物用粗布過濾掉,剩下的液體放入容器中。
這些液體就是酒,將其封存一段時間后就算是基本完成了酒的制作。
這樣的釀酒工藝,尋常的老百姓也能制作,非常簡單方便。
一般上,過濾的情況會有所不同,如果沒有過濾干凈,就成為了「濁酒」。
如果有更先進的過濾方法,就會過濾出更純正的酒,也就是「清酒」。
清酒在口感上更舒適,因此也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受到。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人有了喝酒的習慣,酒的釀造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古人對純度的要求也就變高了起來,技術越先進,酒的度數也就越高。
就這樣蒸餾酒就踏進了歷史的舞台,也讓酒的度數得以直線上升。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所描述,他認為蒸餾釀酒最開始出現于元朝。
蒸餾釀酒出現后,我國的酒類純度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酒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蒸餾提純上,不斷改良,使得酒中的雜質變少。
古人極愛飲酒,無論小孩還是老人都將飲酒視為餐桌上的必備飲品。
那麼,為何古人這麼喜歡飲酒呢?
要知道古人的酒文化不像現代的酒文化,現代講究酒桌上談生意。
一場生意能不能談妥,就看喝酒喝得盡不盡興。
而古人喝酒更注重實際作用,古代的酒清涼甘甜,入口綿柔。
因此在夏季時,古人喝酒更是一種解暑鎮渴的作用。
到了北方的冬季時,古代沒有暖氣和空調,取暖只能靠爐火。
除了烤火穿厚些,也只有喝酒了。
那麼喝酒就是為了抵御嚴寒,溫一壺熱酒能睡上一場好覺。
與此同時,古代的物資較為匱乏,農民忙碌一天,體力耗費了一天。
最快速補充體能和熱量的方式就是飲酒,而且米酒度數偏低,多飲也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因此,古代人喝酒是非常正常的,并且是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傷害的。
那麼,古人為何能做到「千杯不醉」?他們喝的酒度數又是多少?
事實上,古代所釀造的米酒以及黃酒,大部分度數都是10度以內。
因為那時的釀造技術還不夠成熟,發酵出來的酒度數較低。
就像武松喝的酒,雖說是「三碗不過崗」,但酒的度數不過10度,還遠遠不到醉人的程度。
度數是一方面,還有裝酒的容器也是另一方面。
因為儒家講究禮儀,所以對喝酒的容器也有著嚴格的把控。
特別是文人墨客,他們往往會使用一些精致小巧的酒杯來呈酒。
量又少度數又低,再加上酒中不含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即便飲上百杯,也一點事也沒有。
前面還提到一點,古人的釀酒技術相比落后,是靠谷物發酵制成。
隨后還需要過濾,而過濾的技術也比較落后,往往不會過濾的那麼徹底。
因此,酒中還存在著大量的谷物殘渣、酒渣等等。
這些雜質也會有所稀釋掉酒中的酒精濃度,導致酒的度數會更低。
後來出現了蒸餾制酒,酒精濃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古人恐怕是做不到「千杯不醉」了,就如同現代白酒一般。
因此,在蒸餾酒還沒出現之前,酒的度數很低,飲酒如飲水,自然不會喝醉。
而元朝之后,蒸餾酒得以普及,古人們也做不到「千杯不醉」了。
這也就是古人喝酒為何「千杯不醉」了,不是因為古人酒量好,而是因為酒的度數較低。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