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時期,權力對于皇帝的重要性超越一切,即便是在死后也依舊想高人一等。
于是在臨死前,他們會選一堆人陪葬,有時候甚至是他曾經最疼愛的人也逃不過。
那麼,這些被活葬的人究竟能夠在墓中活多久呢?
活人殉葬最早可以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時期。
原始社會對于死亡抱有極大的崇拜和畏懼。他們認為,人死后靈魂會離開肉體,前往一個神秘的來世。
所以他們在墓葬時會精心準備許多生前所喜好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日用品,以及金銀財寶,認為這些東西可以讓自己在死后世界依然安享榮華富貴。
而既然有了那麼多物品,就必然要有人伺候,所以奴隸作為服務者也會被一起殉葬。在統治者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事,可以彰顯自己的權勢。
在奴隸制社會里,奴隸的生命地位極低,常常被視為家畜一般的存在。
統治者可以隨意打罵甚至殺死奴隸,沒有任何道德顧忌,這種「人命不值錢」的思想使他們可以輕易地剝奪其他人的生命。
殉葬活動中的受害者完全沒有任何選擇余地或反抗可能,只能順從地接受自己成為祭品的命運。
根據《詩經·黃鳥》記載,秦穆公死后,他的三位大夫和174個奴隸被殘忍殺害,投入陵墓進行殉葬。
吳王闔閭之女投江自盡,闔閭為表達哀思,竟在街市上抓捕無辜百姓,將他們活埋于女兒墓中。
秦朝時,秦始皇廢除了殉葬的落后習俗,改為使用兵馬俑等陶俑作為陪葬品,可見是進步的。
到了漢朝,受儒家文化影響,皇帝對生命看重,殉葬大為減少,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殉葬只偶有發生,已非主流。
隋唐時期也僅僅出現個別皇帝要求妃嬪殉葬的情況,而整體上活人祭祀非常少見。
然而在遼朝時期,殉葬又卷土重來。
遼朝是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權。契丹人崇尚武力,對生命不屑一顧。他們奉行薩滿教,認為活人殉葬可以讓死者轉生極樂。
因此殉葬在遼朝盛行。
耶律倍生前是遼國重要貴族,遼圣宗親信。他去世后,遼圣宗為他修建陵墓,還從鄰國運來猛虎一只。
為引人觀看,猛虎被關在籠子里展示。
誰知觀看的百姓們反被皇帝的親兵驅趕,直到將近百號人全部推進了耶律倍的墓中,成為活生生的殉葬品。
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殉葬更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由于蒙古人的社會制度帶有濃厚的部族氏族特征,殉葬甚至被定為合法,貴族們也紛紛仿效皇帝使用活人殉葬。
據說成吉思汗去世時,殉葬者多達兩萬人之多。
明朝的洪武年間,朱元璋下令大規模殉葬,其殉葬的妃嬪多達46人。明代中后期則很少有活人殉葬的記載。
到了清朝,順治初年還出現過些殉葬現象,但自康熙皇帝上台后,這種野蠻的喪葬方式終于在中國徹底走入歷史。
除了殘忍的本質,殉葬的手段也血淋淋、令人發指。最野蠻的要屬活埋,將人五花大綁活生生扔進墓穴,任其在恐懼中等待死亡。
還有就是砍手砍腳再拋入墓中的「箱殉」,更是非人道。稍微溫和一點的,是讓殉葬者飲下毒酒或水銀,但過程同樣痛苦。
根據歷史記載,殉葬者被趕入墓穴后,墓門就關閉封閉。
那些墓穴結構復雜,防止人逃出。活人能在絕望中掙扎幾日,部分因空氣稀薄而窒息,還有的會被活活餓死。
為爭食物,他們往往會相互殘殺,在黑暗中等待死神的到來。
今人哪里可能想象得到,在幾千年前的歷史長河中,先人們經受過這樣非人的遭遇。
在古代的帝王陵寢當中,那些被活埋的陪葬者能撐多久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是墓穴中的氧氣儲量,這是影響生命時限的第一要素。
根據相關數據測算,一個面積約300平方公尺的古墓,理論上可儲存 30萬升的氧氣。這個數量,可以讓100人在墓內生存5天時間。
但考慮到實際情況,墓穴洞口封閉后氧氣會不斷流失;且墓內空間所能容納的活人也比較有限。
所以實際上,氧氣的儲量大約只能讓活埋者堅持4-5天左右。一旦氧氣耗盡,他們就會很快因窒息而死亡。
其次是食物和水源問題。墓穴內自然不會放置食物和水源。
根據人體數據顯示,成人沒有水分攝入可以存活3天左右;沒有食物供給可以存活2周時間。所以理論上,墓內活人可以撐上1周。
但在實際狀況下,沒有任何食物和水源的補給,1周也很難達到。絕大多數情況下,活埋者2-4天就會因饑渴而死。
第三,墓穴中強大的精神壓力也會大幅縮短生命。被活埋者面臨必死的命運,在絕望和恐懼中,很容易精神崩潰。
這會使他們的心跳呼吸加速,更快消耗氧氣。同時,為爭奪食物和空間,殉葬者之間也會爆發殘酷的廝殺。
這也會使人提早死亡。
最后,墓穴結構也會影響生命時限。許多帝王陵墓內設有機關,可以迅速切斷氧氣來源,也可以防止活人逃脫。
這類墓穴里的活人往往只能堅持1天左右。此外,墓穴大小也會影響可利用的氧氣量。
綜合來看,在最理想的狀態下,活埋者理論上可以勉強存活10天。
但在大多數實際情況下,他們能堅持的時間都在2-4天左右,很難突破這個生命限度,這些可憐的生命就這樣在絕望中宣告終結。
活人殉葬這一野蠻習俗的存在,讓后人對古代文明產生深刻反思。生命的可貴遠超權力金錢,強迫他人殉葬是違背人倫和道德的。
我們生在今天,享有平等豐盛的生命。
這些都不是偶然,正是我們共同文明的進步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感謝歷史進步終結了這一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