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戰火紛飛,可同時也是人才輩出的年代。
無論是梟雄曹操,還是仁德之君劉備,都是那個時代了不起的大人物。可話說回來,為什麼當時劉備已經有自己的勢力,和關羽張飛兩員猛將。
為什麼還要「自降身份」三請諸葛亮出山呢?而咱們這位臥龍先生,在入世后又是如何輔佐劉公的?
事實上劉備三顧茅廬之舉,不僅展現了其禮賢下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出于遠大的政治考量和獨特的政治手腕。
要知道當時的劉備正客居荊州,手下雖有猛將如張飛、關羽等,但缺乏謀略之人。憑借著曾在徐州、豫州時期憑借籠絡人心而獲得影響,其來到荊州后也意識到必須招攬賢才以壯大實力,以此來應對北方曹操的威脅。
雖然荊州士人云集,但這更需要劉備慧眼識珠從中選拔出真正的才俊。
而在天下謀士中,臥龍先生諸葛亮的聲望最高,但對方的背景也最為復雜。要知道其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后,硬是靠著自己的才智博得荊州士人的稱贊。
后又娶得黃承彥之女為妻,與蔡瑁等大族建立關系。不僅如此對方還拜了司馬徽為師,與龐統、龐德公等人交好。
如此這樣一張荊州本地士人和外來士人交織的復雜關系網,使得諸葛亮在荊州士林中地位顯赫、人緣甚廣。
對劉備來說,此人正合其用。
可諸葛亮不同,他同時具備本地士人和外來士人的雙重關系。自己才智過人的同時,后台又強大無比可謂此時的最佳人選。
三顧茅廬禮賢下士,這不僅展現了劉備的仁德與禮賢,更重要的是展現其遠大的政治視野。
在獲得智囊的同時,也能獲得荊州士人支持、積蓄力量對抗北方。
這里面不僅表現仁德,更展現其遠見卓識,也可謂政治手腕的精妙之處。
可為什麼當時拜訪諸葛亮時,劉備一定要讓關羽張飛同行呢?
亂世梟雄劉備與祖籍相州的諸葛亮三顧茅廬,終獲此人才出山相助。而當時為了展現自己的誠意,對方還特意帶上了義兄關羽、張飛前往會面,但其用意也頗值得人玩味。
要知道劉備起家時與關羽、張飛結為兄弟,彼此忠誠信賴且共事多年。
之所以帶著對方,也是因為劉備深知兩人性格耿直直,若自己獨自前往不告而別,勢必會引起怨言。
此次邀請軍師的大事,也正是考慮到兩人對其支持良久,才讓二者參與以示重視的理由之一。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乃難得人才,自己一人自然不愿草率決斷。讓關羽、張飛在場,也可以充分交流意見了解對方為人以謹慎選擇。
畢竟雖然兩人雖性格直爽,但經驗豐富可以提供不同視角,有助劉備的全面判斷。
除了這些,用現代化一點的語氣來說就是「劉老闆」也想通過這次的集體面試,讓關羽、張飛對諸葛亮有初步了解,能為后續配合打下基礎。
其實也正是如此,諸葛亮入主賬下后,勢必要與兩人密切工作。提前達成共識,可以使大家更和睦團結。
讓關羽、張飛參與,也顯示劉備視他們為心腹,共商大計而不是將決策權獨攬。這有利維系彼此關系避免生分歧。劉備體恤人心能夠運用巧思化解異議,巧妙的維護內部團結,使三人情誼更牢固。
可以說之所以劉備將兩位心腹手足帶同前往,一來顯示對二人的重視,二來可以讓關張對諸葛亮有充分了解,從而樹立威信,鞏固內部團結。
此舉展現其用人之道,運籌帷幄之能,可謂決勝千里之外。
事實也證明了,三顧茅廬請出的這位智囊也的確是了不起的存在。三顧茅廬禮賢下士,也促使了最終天下三分的局面。
話說劉備在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后,也十分信任他的能力。用人不疑的他,直接將國家大政都托付給他。
而諸葛亮上任后果斷采取行動,立刻安排關羽、張飛埋伏,在博望坡大破曹軍,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
這次大勝讓關張二人對諸葛亮的謀略肅然起敬,也使群臣對這位羽扇綸巾的軍師心悅誠服。
甚至可以說,正式這次的臥龍先生的「入世」,對蜀漢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輔助劉備建國,更是讓他取得荊州、益州最終達到天下三分的鼎立局面。
甚至在劉備去世后,諸葛亮還繼續輔佐劉禪北伐中原。因為國家的軍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其還重新設立丞相一職,集權力以便治理國家,而這對穩定政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其雖身居高位,但從未有謀權篡位之心。他一生忠于劉備,履行托孤之責,竭盡全力為國家效力。
即便權力集中在手,也沒有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圈,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這體現了諸葛亮高尚的品格。
諸葛亮勤勉治國,深得民心。他設法撫育百姓,勸課農桑減輕賦役,使蜀地民富國強。他還廣納賢才,舉薦像姜維、費祎等優秀人材參政。
這些舉措為蜀漢積累了寶貴的政治、經濟、軍事資源。可以說對方將自己一生奉獻給了劉備和蜀漢事業,忠心耿耿功績顯著。
就跟咱們說的一樣,正是有了諸葛亮這個萬夫不當之敵,劉備托孤之舉才獲得成功,蜀漢王朝從此在中原站穩腳跟。
劉備請出諸葛亮,對蜀漢乃至三國歷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果沒有對方的智謀和輔佐,劉備很可能無法完成統一大業,蜀漢也難以在魏國強大軍力的打擊下獨立存續。
但三國鼎立的畫面,除了要感謝除了要感謝臥龍先生之外,武將關羽張飛也在不斷的戰爭中創造出了自己的神話。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