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中,經常會把捕快這個職業塑造成身份高貴、正義凜然的形象,甚至有不少影片的主角的職業都是捕快,就比如《四大名捕》。
影視作品中的「捕快」與警察
這導致很多人都將古代的捕快,與現在的警察劃上了等號,但其實捕快的身份地位與警察是天差地別的。
古代杖打犯錯之人
在古代,捕快是官方認可的「賤業」,與影視作品中威風凜凜不同的是,現實中的捕快可能只是辦案稍微滯后了一點,便會被知縣下令重打幾十大板。
可以說古時的捕快,在掌權者眼中
大禹治水
據史料記載,捕快這個職業最早可追溯到我國的大禹治水時期,當時大禹召集各部落首領想要進行一次「治水首腦會議」。
結果會議當天,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防風氏卻在會議開始后小半天才趕來,面對防風氏的解釋,忙于治水事務的大禹無心聽其辯解,便安排手下對其進行審問。
最后經過大禹手下的審理后,防風氏因為無故遲到重要會議的罪名,被當眾
隨著時代的發展,捕快也成為了系統性的職業,其實在古代捕快代表著「捕」和「快」兩種職業。
清朝老照片:上海的捕快(圖右),正在看守囚犯
「捕役,捕拿盜匪之官役也」、「快手,動手擒賊之官役也」,這兩者一個負責抓捕盜賊,另一個動手擒賊,性質十分接近,因此通常都將兩者合稱為捕快。
在秦漢時期,捕快直接由縣令任命,主要負責管轄區域內的治安維護問題。
之后的捕快不僅要抓捕犯人,要需要參與審訊、看管犯人等工作,有時他們也需要執行一些特殊任務,比如征收賦稅、捉拿逃稅的百姓,甚至還負責
杜甫的《石壕吏》
唐代詩圣杜甫曾在《石壕吏》中描寫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惡,婦啼一何苦……」。
其中強行「捉人」的「吏」便是我們口中的捕快,因此不同于現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在古時人們的眼中捕快是非常不受人待見的。
那作為統治階級的「鷹犬」,捕快的官方待遇相比不會太差吧?
其實恰恰相反,在統治者那里捕快反而更加的不受待見。
明清時期便有明文規定,捕快屬于「賤業」,不僅毫無尊嚴可言,并且官方規定一旦成為捕快,那麼其三代都不能參加科舉。
這是因為官方認為讓捕快及其家屬參加科舉,屬于有辱斯文的行為。
捕快不僅被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看不起,甚至就連他們的直屬上級以及同事,也都十分嫌棄他們。
古代的衙門
他們雖然是在為衙門辦事,但是卻不被允許從正門進入衙門,只能選擇側門或是后門,可以說在那些官員眼中,始終都不曾將捕快當「人」看待過。
影視作品中捕快
但是按理說捕快的本職工作還是捉拿盜賊與罪犯,不管怎麼說都算是為民除害的正義行為。
他們就算不像現在警察那樣受人尊敬,也不至于處處遭人嫌棄,甚至還落得了個「賤業」的名號吧?
這其實和官方對他們的定義,以及大部分捕快平日中的行事方式有關......
按規定捕快雖然也屬于在編的「經之正役」,但是他們在地位上卻是遠遠無法與官、吏相比的。
明代時期的官制基本分為了
清代的早朝場景
「官」就是指的那些有品級的官員,一般來說官分九品,他們都是在吏部有備案的,屬于統治階級的層面。
「吏」大多只是作為「官」的助手,從事一些文書類的工作,也有從事征收賦稅這類事務性工作的「吏」。
雖然「吏」的地位要遠低于官,并且基本無法進行升遷,但是他們也是拿著朝廷俸祿的人員,屬于吃皇糧的崗位,并且能夠正常參加科舉,獲取功名。
古時的捕快
而「役」則表示三班衙役,分為皂班、壯班、快班,其中的快班屬于外勤人員,主要負責破案、緝捕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捕快」。
影視作品中的捕快
從明清將捕快列為「賤業」,以及三代不能參加科舉,便能看出捕快的地位可以說是「官」、「吏」「役」三種里,最卑微的存在了。
畢竟無論在何種朝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都是備受人們推崇的人間真理。
因此在當時一個人選擇去當一名捕快,不僅是斷了自身的前程,連子孫后代的前程也棄之不顧了。
畢竟在古代即便是沒有任何背景的平民百姓,也能通過科舉考試這條道路,實現跨越階層的目的。
所以說大家才會普遍看不起自斷前程的捕快們,但是導致捕快每天辛苦抓捕犯人,還要被嫌棄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自身的「肆意妄為」......
影視作品中的捕快
在
到了宋代后,官方才頒發了相關的條款,捕快才算有了俸祿,但是也僅是每天兩文,只能解決一個人的溫飽而已。
張貼的通緝令
同時古代對捕快處理案件的時間是有嚴格要求的,在當時稱為「比限」。
如果在管轄區內發生了刑事案件,負責辦理此案的捕快必須在相應時間內將案件完結,5天為一比,10天為一限。
如果到期捕快沒有順利偵破案件,知縣便會令人痛打其幾十大板,遇到上面盯得緊的案件,因此被打死的捕快也不在少數,但是基本無人為他們喊冤。
正是在這種俸祿少的可憐、地位低下以及辦案不力還要收到懲罰的背景下,導致一些心術不正的捕快,走上了歪門邪道的道路。
他們為了增加收入不惜貪贓枉法、吃拿卡要,甚至勾結山匪等,只為能夠滿足他們的一己私欲。
《竇娥冤》插圖
同時在遇到難以破解的刑案時,害怕上級責罰的他們,會選擇走上
當然凡是都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也有許多心懷正義的捕快,他們選擇這個行業就是為了能夠保護百姓的利益,這些也是我們不能否認的。
但是總體看來,古代捕快這個職業因為門檻太低,導致其中魚龍混雜,或許這也是官方判定其為「賤業」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擔任了捕快一職,便可以免除兵役,這也是為什麼捕快地位如此低微,仍有很多人搶著要干的原因了,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
戰場上的兇險是難以想象的,即便是當了一個「賤業」的捕快,但總歸不用整日提心吊膽的活著,并且在一些百姓眼中,捕快也是「官爺」的存在了。
按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明清時期將捕快列為「賤業」的做法,確實有些偏激了,畢竟這已經算是行業歧視了,并且是非善惡與職業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即便是街邊乞丐之中,也會有大忠大善之輩,而那些看似看似風光無限的文人志士中,也有可能混雜著雞鳴狗盜之徒。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