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從割據走向統一的王朝,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歷來受到學界關注,人們對他的功過是非進行全方位研究。
但是,關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宮(今河北廣宗)病逝。
在他去世的前10年,曾5次出巡,第一次西北行,第四次北行,其余3次均出巡東南沿海地區。
其一方面宣揚皇帝威嚴,一方面尋求仙人與長生不死之藥,然而就在求長生的第五次巡游過程中,始皇忽然染病,不久身亡。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作了簡略記載:「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秦始皇死前曾命趙高傳璽書于扶蘇,但趙高「未授使者」,也就是沒有把璽書發出去。
秦始皇死后,趙高和李斯更是選擇秘不發喪,裝鮑魚在車上掩蓋氣味蒙騙大臣,直至回到咸陽。可見始皇之死前與后,都有一定史料記載,唯有死亡本身被刻意掩蓋。
而后的《李斯列傳》、《蒙恬列傳》均是一筆帶過,閉口不談始皇得的是什麼病,太醫如何醫治。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實在令人費解,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隱情?
生理疾病,郭沫若認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
一位從事呼吸疾病研究的學者曾說,人發出豺聲,極有可能是哮喘,而支氣管哮喘病人的體征正是胸膛鼓脹,肺部叩診呈高清音。
由此可見,始皇在發育過程中應當落下了頑疾。
始皇巡游過程中,天氣變化,飲食變化,花粉灰塵過量吸入,都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更別說秦始皇為了求長生,吃下多少含有水銀硫化物的丹藥,這些強毒性藥品不僅會對神經造成損傷,對身體的傷害更是不可估量。
心理疾病,秦始皇身世成謎,最早的姓名是趙政,按照司馬遷的說法,趙政是韓國商人呂不韋和歌姬趙姬的孩子,身懷野心的呂不韋把懷孕的趙姬送給做質子的公子異人。
公元前258年,秦伐趙,趙國下令斬首異人,幸得呂不韋搭救,公子異人逃出趙國,也因此拋妻棄子。
趙姬帶著年幼的趙政回娘家,過了幾年寄人籬下的生活。
秦始皇的童年孤苦無依、忍饑挨餓,打罵與侮辱給他的內心深處留下仇恨、自卑的影子。
而十三歲即位后,他又需要鎮壓嫪毐叛亂,肅清呂不韋專政,奪回國家大權。因此不得不事必躬親,心狠手辣,順者昌,逆者亡。
「車裂假父」一案將秦始皇缺乏冷靜,遇事易怒的性格暴露出來,他「囊撲」其母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弟弟,并將其母逐出咸陽,軟禁于雍的棫陽宮,又連殺二十七諫士。
中醫常講‘怒傷肝’,思慮過度,則會傷脾,使氣體滯留,經絡失調,從而導致多種疾病。
秦始皇從幼年到老年,無時無刻不被憤怒、疑慮所裹挾,這些長年累月的心理疾病,也是他軀體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幾點猜測,謀殺論也是歷來為人們所認可的,郭沫若專門寫了一部歷史小說來論證。
1935年9月,當時在文壇上已經享有盛譽的郭沫若寫了一部歷史小說《秦始皇將死》。
其中通過秦始皇臨死前近乎「懺悔」的心理變化,揭露統治階級的黑暗內幕,同時對其一生的疾病情況和死因進行新的分析。
郭老憑借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醫學才華寫出這篇饒有興致的文學作品或者說是醫學佳作。
郭老一開始也推斷秦始皇有軟骨病和支氣管炎,還認為其患有癇癥和結核性胸膜炎。
57歲那年秦始皇西還咸陽途中,突然癲癇發作,一頭裝在用來消暑的冰鑒上,剎那間冰塊四濺。
他這時已「臉色翻白,嘴唇轉青,口中涌著白泡,在四濺著的冰塊中橫陳著」,停了三刻工夫才醒轉來,后幾日總是嘔吐,訴說頭痛,眩暈。
郭老判斷這是結核菌發作,認為「大約在兩三禮拜會死」,也正是因為醫學知識,他才對能活兩三禮拜的人卻在第五天死去產生疑問,并因此斷定事件另有蹊蹺。
秦始皇自頭撞冰鑒后,高燒不退,但意識還清醒,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支開侍從,自己親筆寫了一封手詔給長子扶蘇,暗示由扶蘇繼承大統。
他避開李斯,叫趙高把木簡拴好,蓋上封泥,派人星夜送到上郡。
然而趙高不主張立扶蘇轉立胡亥,便與李斯串通,將詔書內容全部篡改,但又不敢發出,一直等到秦始皇確認身亡。
由于改后詔書中有「扶蘇為太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秦始皇死后,扶蘇自裁,少子胡亥自然繼位。
郭老在研究中發現,秦始皇死后「右耳流著黑血」ADVERTISEMENT
而最有可能作案的人中,即趙高與胡亥,趙高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來秦始皇經歷多次被刺的深刻教訓,警惕性高,具有較高的安全防范意識,二來秦始皇行宮安保嚴密,不容半點閃失,趙高不容易買通宦官前往行刺。
只有胡亥因為被特許護駕,常伴君側,可以趁其不備加以毒手。
郭老寫道:「假如是現代,解剖的小刀是可以發現出秦始皇的右耳里面有一條3寸長的鐵釘的。ADVERTISEMENT
至于有沒有這根致命鐵釘,鐵釘是不是胡亥釘入的已經不得而知,郭老的觀點也一直受到質疑。
有人認為他可能受到野史逸聞中說,秦始皇死的時候,后腦有一個釘子大小的洞,發散了自己的想象,也有可能是清代公案小說的銀針、銀釘殺人引發的聯想。
總之,到底是疾病還是謀殺,真相都已經消失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
或許只有某一天技術成熟,打開深藏謎底的秦始皇墓,我們才能知道,在那輛冬暖夏涼的辒涼車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謎題最多的朝代毋庸置疑是秦朝。
公元前211年還發生了「熒惑守心」現象,這是一種令人見而色變的天象,史書雖未寫明秦始皇反應,但想必也是感到恐懼。
在此現象發生后,這年秋天,秦始皇派出的使者夜間從關東過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璧攔住使者道:「為吾遺滈池君。」
并繼續說道:「今年祖龍死。」沒等使者問明原由,那人忽而不見。
祖龍也就是秦始皇。「今年祖龍死」
始皇為了逃避「今年祖龍死」的不祥讖語,選擇離開行動自由,氣候環境熟悉的咸陽,開啟第五次巡游。
行程中原已患有宿疾的始皇長途跋涉,登山渡江,過度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力,氣候的極具變化也最終誘使其命斷沙丘。
想要逃避死亡,最終卻死在求長生路上,這不免令人唏噓。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